魚六六

很多人問過我「你信不信佛教」,對於這個問題答案,截至目前,始終是『不信』。但是我從不諱言佛教對我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這種影響的最集中體現是,與很多人關心『人的問題』不同,我變得更關心『我的問題』。因爲佛教提供了一個分析框架,讓個體對世界的認知變得迥然不同,使人對內關照,而非向外求索。故而人心之習氣絕不簡單是通俗話語中『權力』、『環境』、『話語』的外部建構、更非上層建構。換句話說,佛教認爲修持使人改變,而只有關注自己有意無意的修持,才能關照自己。一致性地關照人是很難做到的,因爲很少有人能『他心通』。比如很多人喜歡說『人性中的弱點』,人性者何,必是人人俱有之性,否則豈非說一部分人非人嗎。有一人不如是,則想必所論者絕非『人性』,而只是人人不同之『人心』爾。然而在絕大多數公共的語境中所描述的人性,魚都不以爲能描述魚自己的心性。因爲我自己認知世界的方法,非但不是被學者們概括出來的,乃至是自我修持和建立起來的,不要說與別人不同,與曾經的自己亦未必相同。這種自我建構性,在公共建構話語中,幾乎沒有容身之所,而這正是佛教所倡導的。只因人心的特點在一時一地有一定普遍性,就被訴說成了普世的『人性』,顯然這種話語其實並非一種自我反思,而是一種外在規訓。『人性』如是故云云,不過要爲後續的一系列倡導提供一種假設基礎。前面的話或許不易懂。但是簡而言之,希望諸友多關照自己,少關照三世一切人。他心通不是那麼簡單的境界。

魚六六

魚六五

個人回憶了一下過去幾個以『用戶體驗』爲核心宣傳點的項目,錘子也好、字節社也罷,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問題,就是創始人幾乎都是『果粉』,且過於把自己產品的目標羣體定位在『果粉』上。蘋果作爲世界第一大 IT 硬件廠商,從很久很久以前,喬布斯背後就有廚子站臺。廚子是供應鏈大師,而蘋果二十年來的供應鏈表現,和沃爾瑪一樣,都屬於神仙一級。這些當然那些打嘴炮的人是沒戲的,無論多麼有情懷,到了發貨的時候還是難免『一機難求』、或者是『沒多少書可選』。所以大多數定位於果粉的國內項目,幾乎都有其神、無其型,做出來的都是 ppt 產品。像字節社當年鼓吹的精品閱讀,有沒有先把最基本的錯字、內容完整做到精品呢。其實是做不到的,不是想不想做到,而是能不能。沒人家的產品,卻按着人家的宣傳思路去宣傳,那結果可想而知。蘋果雖然硬件是世界一流,但宣傳的時候往往不宣傳硬件,只宣傳『體驗』和『價值』。這點是因爲蘋果從一起頭就是定位大衆和流行文化的公司,而不是什麼小衆精品。在美國,有錢可以買當年旗艦,沒錢亞馬遜、bestbuy 全是 renewed 機型。iPhone7 目前 200 刀,iPhone8 300 多刀,放到中國都算得上『白菜價』。只是中國過去窮,大多數人買不起蘋果,果粉自我感覺小衆、高貴罷了。這就導致一些壓根做不出好硬件的廠商光會宣傳『體驗』和『價值』,卻既做不好大衆市場,也做不好小衆市場。小衆精品不是在中國做不下去,恰恰相反,Fiio, Hiby, HiFiman 都做得很有國際聲譽,至少活下來了。而且做得絕對是足夠小衆足夠精品的市場。這些產品幾乎都沒有主頁全只有 iPhone,好像不用蘋果的用戶就不是人一樣。另外,中國市場從來沒有美國和日本那麼大的果粉市場,不是說人有點錢、成了新興中產階級就要買蘋果。因爲蘋果在日本和美國、包括今天的中國蘋果愛好者中、能大獲成功,都高度依賴它對『底線』的控制。換句話說,買了蘋果,至少不會太次、至少能躋身一流、至少不會出什麼大問題,即使出了也有一定水平的服務保障。然而並不是所有市場都渴求這種價值,有的市場反而是對個性化定製的上線更有需求。當然,其實無論是出電子產品還是電子書,幾乎沒有中國企業做得到『控制底線』這一點。既然做不到,又專門要對有這種特殊需求的用戶做產品,這就十足怪異了。而另一些同樣做高端產品的企業則不同,他們宣傳的不是『底線』,而是『一分錢一份貨』。比如索尼就是這樣,我們這個 21:9 的 HDR 屏幕就是牛逼,雖然價格高但其它地方可能還是不行。但是你需要就買、不需要就算了。這樣雖然需要高端屏幕的人可能不在多數,但至少能活下去。與蘋果隱藏硬件、只宣傳『體驗』和『價值』不同,中國活得好的『小衆精品』,恰恰是實實在在地把實在的東西宣傳出來,讓用戶需要就買、不需要就算了,沒有什麼『底線』和『情懷』。這點來說,中國的很多企業其實都摸到了門。比如同樣是一本書,多看、豆瓣閱讀都能保障到『亞馬遜級別』的沒錯別字,那麼這本書收費就有了硬資格。用戶是實在地比較實際的服務是否能值這麼多錢,而不是通過品牌效應來購買一份保險。蘋果說到底是個大衆品牌,他們的市場策略完全是根據大衆市場制定的。任何小衆市場中的用戶,『專家』的比例都更高。僅僅是因爲中國經濟的欠發達,所以果粉才顯得小衆。用大衆市場的策略去經營小衆精品市場,其慘敗是不言而喻的。希望不要再有一個個的企業,在互聯網時代拿用戶當傻子,把沒什麼硬素質的東西包裝出『體驗』和『價值』來。這種企業死了活該。

魚六五

魚六四

小時候總想著,既然從來沒有健康過,何必要努力健康起來呢。有的人生來便是駢拇,只知自然,不知正常。那便是一種命數。

魚六四

魚六三

不知爲何,很多人的飲食觀念是伴隨着地域和地域歧視建立起來的。導致很多人的飲食理念不再追求對口味的個體經驗,而一味講求吃過最正宗、最新潮、最高檔的菜餚。每每見到有人問「哪裏能吃到 XX 風的食物?」,好像這種對於陌生事物的獵奇,已經足以替代了真正對美食本身的經驗。換句話說,品嚐美食已經變得和旅遊一樣,講究是去過,而不是自己對自然或人文環境的個體經驗。先通過地域對食品進行歸類,然後通過歧視鏈建立餐飲高低的位階,最後用吃過『高階的食物』,來替代本身對食物的經驗。這是非常荒唐的一件事。因爲無論是音樂、藝術、飲食,對作品的直接經驗,才是人們創造這些產品的原因。「如果你沒去過 XX,那你就等於沒吃過 XX。」這樣的言論層出不窮,然而其中卻不包含任何對美食本身的經驗和體會。應該說,一切有着悠久歷史並形成龐大體系的菜系,都是以廣泛的食材和成系統的技法爲其根基的。但是在流行的餐飲語言中,兩者都被隱去了。留下的是一些「某地沒什麼好吃的」「某食物不入流」「某菜就是垃圾」「XX 簡直太好吃了!」這類彰顯自身地位和純粹感性的話語。實際上即使大腸很便宜,而優質深海魚很貴,但大腸因爲脂肪含量大、可以吸納大量脂溶性香料,就是可以做出很多獨具特色的菜品。這不是高低貴賤的問題,而是用某種成熟的技法、處理具有某種特色之食材的問題。當然任何餐飲都未必能討每一個人喜歡,但人們差異化的口味,能通過對不同特性之食材的成熟把控而得以滿足,這才是人類和烹飪建立聯繫的原因。如果一個人拒絕理解食材的特性,只知其高低貴賤,且拒絕理解烹飪技法對不同食材的恰當處理,而只以爲是 XX 風的食物有特色,那麼他大概永遠也只能生活在自我陶醉的世界中,而根本沒有和美食建立任何私人的聯繫。換句話說,他在進行社會性的飲食,而不是個人性的飲食。在這種意涵下,他是在獲取談資和社會地位,而不是經驗美食本身。最終如果市場上這樣的食客越來越多,整個市場必將一步步沉淪,因爲認真在體悟美食的人越來越少了。想到這件事,總是覺得有些遺憾。

魚六三

魚六二

我小的時候,對人和寵物的關係,一直持一種很排斥的態度。當然,我從不反對任何人喜愛寵物或者擁有寵物。畢竟寵物也是一種私有財產,人們可以和牠們建立任何關係,我是無法指責或干涉的。只是和很多人一樣,我也對於一些人鼓吹動物權利的姿態感到厭惡。自己把動物養在幾十平米的空間內,還給牠們準備好籠子和鏈子,卻到處指責別人虐待動物,這不得不說是一種扭曲的文明觀念。在我看來,沒有什麼友情、親情是能通過籠子和鏈子建立起來的,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看法,無法將它們推之於他人。不幸地是,在很多人的腦海中,漸漸地,未成年人也成了一種寵物。這種看法的根源,根之於一種扭曲的思想,即未成年人沒有自願。換句話說,就和寵物沒有自願一樣,無論用了籠子、鏈子、還是畫地爲牢,只要主人說寵物是開心的,是最好的朋友,那寵物就是開心的,就是最好的朋友。一個性成熟的人想和成年人發生性關係,一定是那個成年人勾引了未成年人。一個未成年人想喝酒,一定是被社會的惡勢力所教唆。一個未成年人想消費限制級的遊戲和視頻,一定是奸商爲了一己私立的引誘。整個話語中,未成年人和寵物一樣,沒有了任何主觀意願存在。而且這個未成年的概念還是被公共地決定的。有的地區是十八歲,有的是二十歲,有的到了二十一歲才能完全決定自己的事情。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就像是保障動物權利一樣,是對作爲人的成年人的行爲進行直接的價值判定,而未成年人的意願則毫無意義,因爲未成年人不存在自願。這種把人當成動物圈養的思潮,這些年在世界範圍內越來越流行,甚至被當成了文明的標誌。換句話說,在『留骨而貴』與『曳尾於塗中』這兩種選擇中,前者已經被唯一地塑造爲了文明,而後者已經被流行話語詮釋爲了野蠻。很多人認爲,對未成年人自由和自主的限制,主要來自於父母和老師,實則不然。絕大多數父母和老師,都會一定程度上,把未成年人當成一個有情感、有一定自主性的人類看待。而政府和知識分子則不會,他們只面對未成年人這個抽象概念,而不是一個活生生有獨立意願的個體。當一個未成年人所處的生活環境中的每一個超市、每一個公共場所、甚至互聯網中的每一個網站、社會上的每一個成年人,都被以未成年人保護爲由管制起來時,未成年才真正喪失了選擇餘地。因爲沒有人在公權力的威脅下,敢留給他們自主的餘地了。相比之下,絕大多數父母和老師幾乎永遠也不會獲得如此大的監控能力,對未成年人進行如此強烈的控制和改造。我們的社會,留給閹割掉、並關在屋子裏的貓的生活空間,遠遠大於健全的野貓。但這不代表被閹割掉之後享受主人的愛護是對貓而言最快樂的選擇。一隻野貓可能隨時被抓走吃掉或安樂死掉,但牠很可能更享受前述那樣有風險的生活。從小聽着野貓叫春長大的我,如果投胎爲一隻貓,我一定期望自己做一隻野貓。所以我永遠也不會承認,那些所謂對未成年人的保護,是一種文明和進步。那簡直就是殘無人性的閹割與殘害。期待他們還有選擇『曳尾於塗中』的機會。

魚六二

魚六一

我最近看書評和影評,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很多人都會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去分析故事的可能性。一個作品的故事在他們世界中發生的可能性較低、偏離他們的生活更遠,這樣的作品就是不好的、充滿妄想的。甚至一些故事,我已經覺得真實得就像在我身邊發生過,他們依然會根據個人極其受限的生活經驗,將這些作品斥責爲胡編亂造。換句話說,他們對作品的理解,就像很多人對政治、友愛的理解一樣,完全建立在同理心上。好像這個世界上如果有另一些過着不同生活、想法迥異的人,這些人不但是罪惡的,甚至是虛假的。這種對同理心的訴求,營造了一種恐懼感。這種恐懼感使人無法直面自己世界之外的世界,定要將其描繪爲不成熟的想象、惡意的修辭、或者蓄意的誇張。當然,最不幸的是,很多人意識不到這種對同理心之渴求將自己束縛在狹窄的生活空間中,以爲人不過都應如此。作爲一個在這些人眼中虛假的人、喜歡誇大其詞的人,我到底以怎樣的形象存在於他們的建構中呢。我可能永遠無法搞清楚這件事,只能繼續當一個虛假的人。

魚六一

魚六十

穩克莽。莽克偷。偷克穩。學習了。

魚六十

魚五九

這次美國對華為的制裁很有趣,可以說讓我對身邊之人的想法有了特別清晰的分辨。至今,很多人對這個事件的看法依然集中在華為是否竊取了知識產權、是否危害了美國的國家安全,或者站在對立面是否受到了不正當的打壓、是否中國公司的實力使美國感到了恐慌。有一大批人是在這種敘事中,選擇其中一種立場的。但是我身邊的大部分人,那種被大多數政治光譜視作資本主義、放任主義、右狗的人,真正關心的是這個事件對人類合作生產和經濟發展的巨大負面影響。以前我們會爭論知識產權保護的正義性問題,後來我們意識到我們關心的是缺乏知識產權之時的租值消散問題。起初的知識產權可能保護版權二十年,後來是五十年,接著是九十年,未來可能是一百二十年或者永久。哪一個年份代表著正義呢,可能正義並不在這裡。以前我們爭論社會的司法正義問題,後來我們意識到我們關心的是交易費用的問題。確定的法律使人們可以更好地預期風險、運營資產。如此等等,終於使我們意識到了,當我們探討社會問題的時候,有一個重要的基調,就是人類的產業是要發展的。任何人在反對產業發展的同時,表現出的對窮人的憐憫,都是十足的偽善。我永遠有錢,你永遠窮困,我永遠抱著愛與和平對你充滿關懷,分你一塊麵包、滿足我樂善好施的內心需求,然後回家吃龍蝦、鮑魚。世界上沒有比這種偽善更純粹的偽善了。換句話說,我們對社會的批判、對政府的反抗、對思想的辯論,根植於我們想要有一個更好的、可持續發展的社會。更好的意涵,是以發展為基礎的。而這個基本的出發點和很多富有人文關懷與愛心的人相衝突,他們會把一切社會問題敘述為正義的問題和分配的問題。但是我們所有的一切勞動產品,在分配之前首先要被生產出來,而他們不解決生產的問題。曾經我身邊有人覺得私有財產閃爍著光輝,而 Copyleft 只是意識形態催生出的怪胎。然而當今日正是 Copyleft 捍衛了人類共同生產的知識基礎不被政治家操控,繼續支撐著龐大的全球化產業前進。我想有的爭論已經可以畫上句號了。世界上依然有大量的缺乏淨水和食物的人,並不是把前百分之一的富人的錢分給他們,他們就能衣食無憂。人類的生活所需,最終是協作生產所帶來的。如果刻意不討論協作生產的問題,那麼就沒什麼真正對窮人的關懷了。

魚五九

魚五八

找到一段以前寫的講家事的文字『魚生於宗法中,其薰習不可去,乃必言祖。魚祖父,南滿之農也。日軍征役,得其兄。兄有家小,乃泣於家。祖父以無家小故,使兄代理田業,而替兄役於日軍。日軍暴而無恩,乃陰走入共軍。後隨征戰,中央之警衛也。及至北平解放,於宛平識祖母,乃育子女五人。魚父行三,長子也。魚祖母,世居宛平,據傳已逾千載,幼祖父十八歲。少時,其母為日軍獲,使狗食其乳,送口三往,狗皆退。日軍以為道德所致,禮而還之。祖母以斯戒後人,愿成積善之家也。祖父以征戰百死故,與世不爭,淡泊名利,鮮言寡語。其事並祖事,後輩多不得聞,唯其自樂往事爾。其代兄服役,兄據其田而忘其生死,積年無音信相通,怒之。則不通親故,孤居北京。亦不理家事,唯自飲酒而樂,蓋心不起意矣。祖母年少,總攬家事,子女皆其所教養、家規皆其所立設、節日皆其所操辦。則魚父等,皆從宛平音、守宛平禮、事宛平宗法也。及至祖父年逾九十,乃故。祖母尋其親舊,以問故鄉禮法而發喪。魚守靈三夜,盡長孫事,誦心經、往生咒等,全其故鄉之喪。』

魚五八

魚五七

小時候出過一次意外,後來就留下了一個後遺症。腦袋會突然眩暈,導致整個人站不穩。本科畢業的時候特別嚴重,去醫院做了一次康復,終於好了很多。後來雖然沒有那樣嚴重過,但還是偶爾會感覺眩暈。第一次有這種感覺是十四歲的時候,那年初中畢業,和同學一起去畢業旅行。旅行的內容就是在室內外泡溫泉。不過對於我來說,既然能泡溫泉,就免不了要喝酒,這是再顯然不過的、從小鐫刻在我的文化基因中的生活習慣。然而其實這是非常危險的,已經有人提醒過我很多次了,尤其是泡在池子中的時候喝酒,很容易使人昏厥。可惜那一次終於是一夜沒睡,不停地泡溫泉、喝酒、玩遊戲,可能對我來說人生最快樂的事就是這麼幾件了。那是第一次喝了二十多瓶啤酒,也是第一次喝了一個通宵,還有幸能泡在溫泉裏面喝,真是達到了人生的頂點。一夜沒睡之後,我淡定地回到了學校去上了一天編程課,下課後又去操場踢球,終於突然暈倒在學校不省人事。醒來之後第一次感受到了那種周圍事物都在旋轉的眩暈感。這種感覺每次發作的時候,我都一瞬間被帶回到了十四歲那個在操場上甦醒過來的夏天,那種感覺是如此熟悉、如此印象深刻,記錄着我以前不知死活的歲月。現在十幾年過去了,我想如果能在世界上偶遇另一個十四歲的我,定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也許哪天就死掉了,所以要努力再多去邊泡溫泉,邊喝酒。

魚五七